问题 | 资产负债管理原则有哪些 |
释义 |
一、资产负债管理原则有哪些
1、规模对称原则 这是指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相互对称,统一S平衡,这里的对称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等,而是建立在合理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2、结构对称原则 又称偿还期对称原则。银行资金的分配应该依据资金来源的流通速度来决定,即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应该保持一定程度的对称关系,其相应的计算方法是平均流动率法,也就是说,用资产的平均到期日和负债的平均到期日相比,得出平均流动率。如果平均流动率大于1,则说明资产运用过度,相反,如果平均流动率小于1,则说明资产运用不足。 3、目标互补原则 这一原则认为三性的均衡不是绝对的,可以相互补充。比如说,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经营环境中,流动性和安全性的降低,可通过盈利性的提高来补偿。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固守某一目标,单纯根据某一个目标来决定资产分配。而应该将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综合起来考虑以全面保证银行目标的实现,达到总效用的最大化。 4、资产分散化原则 银行资产运用要注意在种类和客户两个方面适当分散,避免风险,减少坏帐损失。 ![]() 二、什么是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是以资产负债表各科目之间的“对称原则”为基础,来缓解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的矛盾,达到三性的协调平衡。所谓对称原则,主要是指资产与负债科目之间期限和利率要对称,以期限对称和利率对称的要求来不断调整其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以实现经营上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三、资产负债管理怎么组成的 资产负债管理有几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1、具体的评价目标或者财务目标,比如最大法定盈余、最小乘余风险、最大的股东回报等。 2、各种限制条件,如状态模拟时的状态、随机模拟时给定的分布等。这些条件以各种形式表达,如时序模型、随机差分方程等。 3、解决方法与计算结果。这些方法包括决定性分析、随机规划、随机控制等。 以上就是关于资产负债管理原则有哪些的相关介绍,对于资产负债管理,大家要了解一下具体的内容,根据评价目标和财务目标来制定相关的管理方式,这样才更利于公司和企业的发展,对此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询一下法律网的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