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
释义 |
一、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中国的继承制度建立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基础上,实质是家庭成员间的经济互助、养老育幼,目的是更好地保护个人的合法财产,更好地处理家庭成员间的财产关系,保护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保持和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继承制度有以下基本原则: 1、保护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 2、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财产继承权不分男女,平等享有;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不分男女,应当均等;有代位继承权的晚辈直系亲属不分男女都有权代位继承父或母的遗产。 3、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如果被继承人没有订立遗嘱,也没有订立遗赠抚养协议,其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处理。其中,对被继承人尽义务较多的,应当多分得遗产。 4、养老育幼,保护弱者原则:在分割遗产时,要注意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对生活有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予以照顾,对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应当多分遗产。 5、互谅互让、协商处理、充分发挥遗产效用原则。 ![]() 二、什么是继承制度 继承制度,规定自然人死亡之后其财产归属的法律制度。具体包括自然人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的转移方式、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遗产范围、遗产的处理原则与方式、如何执行遗嘱等内容。继承制度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三、民法典关于继承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以上就是由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的相关内容。总结一下,在我国,继承制度一共有五个原则,分别是保护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男女平等原则、权利义务一致原则、保护弱者原则、协商处理互谅互让原则。其实归根究底,这五个原则是出于道德和公平的角度作出的,在适用继承制度的时候,相关的当事人一定要遵循基本原则。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