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方精神病可以离婚吗,精神病人离婚案中如何认定精神病? |
释义 | 一、一方精神病可以离婚吗,精神病人离婚案中如何认定精神病? 1.一方精神病可以离婚。 (1)一方患有精神病在离婚时只能选择起诉离婚,精神病患者在法律上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自己不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2)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由变更后的监护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一方提起离婚诉讼。 2.神病人离婚案中通常需要经过司法精神病鉴定认定精神病。 由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以确定当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病,以及所患精神病的轻重程度,进而确定该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精神病人离婚诉讼 1.起诉: (1) 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想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 (2) 起诉一方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就是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2.审理: (1) 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开始进行诉讼程序,做好判决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双方准备材料,陈述案情,阐述事实证据等。 (2) 审理分为准备、调解、开庭审理三个阶段。 3.判决: (1) 根据庭审情况,应当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人民法院宣判一律公开进行。 (2) 当庭宣判的,应当十日内日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判决书。 ![]() 三、精神病人离婚财产分配 不是所有的财产都需要平分。 1.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应根据对夫妻双方履行的家庭义务而进行合理的分配。 2.婚后收入属于共同财产,双方可以采取自行协商的方式进行分配,只要不违法,怎么分都是可以的。 如果你对精神病人的离婚问题还有疑问,欢迎在法律网上提问,我们会为你提供专业解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