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二审结果有哪些 |
释义 | 一、民事诉讼二审结果有哪些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 二、常见的民事诉讼类型有哪些 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之间因民事权益矛盾或者经济利益冲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经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特殊案件的活动,以及这些诉讼活动中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的总和。 通俗地讲就是你的人身和经济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当事人通过打民事官司,达到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目的。 常见的民事诉讼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因财产权而发生的纠纷,多数指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所发生的纠纷; (二)公民之间因买卖、租赁、借贷、赠与、典当等合同行为而发生的纠纷以及继承遗产所引起的纠纷。 (三)因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所产生的债务纠纷以及损坏财产引起的赔偿纠纷。 (四)因人身权利引起的纠纷,这主要是指侵害公民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和肖像权。 (五)因侵害公民的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版权)而引起的纠纷。 (六)婚姻家庭引起的纠纷,主要有离婚以及因离婚引起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方面的纠纷,家庭成员间的赡养、抚育、扶养等纠纷。 (七)因经济合同、企业劳动用工、企业承包、土地承包、相邻权等引起的纠纷。 (八)法律规定的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文件规定的应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其他民事诉讼案件。 三、民事诉讼义务包括哪些? (一)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 1、原告起诉必须符合受案范围和法定起诉条件。 2、被告应当应诉,经法院传票传唤必须到庭。 3、委托诉讼代理人,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授权委托书,并明确特别授权的内容;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必须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律师。 4、提出申请回避,应说明理由。 5、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6、当事人举证,应当在人民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内进行。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交原件或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 7、对案件提出管辖异议的,应当在法定答辩期内提出。 8、申请案件执行的期限,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9、离婚案件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当事人不得另行结婚。 10、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稳私的证据,当事人有义务保密。 11、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依法交纳诉讼费和其它应当支付的费用。 (二)当事人必须遵守诉讼秩序 1、遵守法庭规则和法庭纪律。 2、不得伪造、隐藏、毁灭证据。 3、不得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或者贿买、胁迫他人作证。 4、不得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不得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 5、不得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 6、不得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人员执行职务。 7、当事人必须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决、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诉讼二审结果有哪些的相关知识,根据相关的知识了解,民事诉讼二审的结果有以上的四种,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是需要履行相关的权利与义务,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