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理解法律掌握民间借贷的关键须知 |
释义 | 一、理解法律掌握民间借贷的关键须知 1.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借贷双方通过签订书面借贷协议或达成口头协议形成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从而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债权债务关系是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关系一旦形成便受法律的保护。 2.民间借贷是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合约行为 借贷双方是否形成借贷关系以及借贷数额、借贷标的、借贷期限等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书面或口头协议。只要协议内容合法,都是允许的,受到法律的保护。 3.民间借贷关系成立的前提是借贷物的实际支付 借贷双方间是否形成借贷关系,除对借款标的、数额、偿还期限等内容意思表示一致外,还要求出借人将货币或其他有价证券交付给借款人,这样借贷关系才算正式成立 4.民间借贷的标的物必须是属于出借人个人所有或拥有支配权的财产 不属于出借人或出借人没有支配权的财产形成的借贷关系无效,不受法律的保护。 5.民间借贷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是否有偿由借贷双方约定 只有事先在书面或口头协议中约定有偿的,出借人才能要求借款人在还本时支付利息。 二、处理民间借贷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处理民间借贷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且当事人诉讼解决的,当事人应当就其主张进行举证。即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被告提出已还款抗辩的,应当提供证据,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存续承担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 三、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时效一般是多长 法律网提醒您,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