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真实意思表示如何确定
释义 一、真实意思表示如何确定
    意思表示,指将企图发生一定的司法上效果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部,内心的意思因外部表示而客观,合为一体。其构成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
    (一)客观要件
    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例如以传真订购书籍 ,停车于收费停车场,含羞点头答应男友之求婚等。
    (二)主观要件
    指内心的意思,更可分为
    1、行为意思,即表意人自觉地从事某种行为,例如签名。
    2、表示意识,即行为人认识其行为具有某种法律行为上意义,例如以邮件订货,投向咖啡自动贩卖器。
    3、效果,即行为人欲依其表示发生一定法律效果,如表示购买A书,兼具表示意识及效果意思。
    二、民法典中意思表示的作出方式有哪几种
    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条 【意思表示的作出方式】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三、民法典规定意思表示的解释如何确定
    民法典规定,如果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二条 【意思表示的解释】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真实意思表示如何确定这个问题相关知识。意思表示,指将企图发生一定的司法上效果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部,内心的意思因外部表示而客观,合为一体。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网的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