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签订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
释义
    一、签订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合同的概念,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在签订合同时,应确保合同的内容明确、完整,包括当事人的名称等。
    2.审查合同主体资格是签订合同的重要环节。在审查合同主体资格时,需要关注对方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
    (1)对于单位,要审查其是否有从事相关经营的资格、资质、履约能力和信用等级等;
    (2)对于公民,要关注其是否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无行为能力人,以及对合同标的是否有处分权。
    3.还要对对方的营业执照、资质证明、授权委托书等文件进行核实,并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并在所提供的文件上签名盖章确保真实。
    4.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意防范诈骗合同的出现。诈骗合同往往出现在合同主体问题上,因此需要对合同相对方的资格审查方法进行深入了解。
    二、理解合同法律性质
    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的法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2.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合意,需要各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
    3.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旦成立并生效,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审查合同主体资格
    审查合同主体资格是签订合同的重要步骤之一。合同主体问题决定了一个合同的履行主体以及在出现问题后向谁主张权利的问题。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对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格进行认真审查。
    1.要审查对方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要审查对方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这包括对方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履约记录等方面。可以通过向相关机构查询对方的经营情况、年检情况、纳税情况等方式,了解对方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
    3.在审查合同主体资格时,还需要注意防范诈骗合同的出现。诈骗合同往往出现在合同主体问题上,因此需要对合同相对方的资格审查方法进行深入了解。可以采取四查的方法:
    (1)向国家机关查合同相对人的单位存在情况;
    (2)向关联单位查合同相对人的单位生存情况;
    (3)向业务员单位查业务员身份情况;
    (4)到经营场所、仓库查看现状情况。
    关于合同审查,你还有其他疑问吗?欢迎在法律网提问,我们将为你提供更专业的法律建议。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2: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