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失信人是不是刑事案件
释义
    失信被执行人制度只是一种民事制度,不涉及刑事责任的问题,但如果情节严重的,那么一样可以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因此接下来将由法律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失信人是不是刑事案件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失信人是不是刑事案件
    失信不属于刑事案件,但如果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情形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
    首先,妨害公务罪指向的对象是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向的对象是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其次,妨害公务罪的方法必须是用暴力、威胁的方法,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不要求用这种方法。但是,往实践中,有的当事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往往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到现场强制执行判决、裁定时(如强制拆除违章建筑、强制搬迁时),当事人用对执行人员实施暴力的方法阻碍执行,这既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又具有妨害公务的特征,通常认为,对执行人员使用暴力,目的是阻碍执行判决、裁定,因此,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更为恰当。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的界限
    当事人以暴力阻止司法工作人员执行判决、裁定,其暴力程度应以造成轻伤害为限度,如果行为人在抗拒判决、裁定执行过程中将执行人员或协助执行人员打成重伤甚至杀害的,则应按牵连犯的原则,从一重罪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处理。
    (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与提出申诉的界限
    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依法具有提出申诉的权利。有些当事人在提出申诉时不冷静,可能会对有关执行机关的人员发生顶撞,只要他未抗拒执行判决、裁定的,就不能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如果是因为原判决失当或者当事人客观上确有困难,致使判决无法执行的,不能对当事人定罪,而应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原判决作适当改变。如果由于执行人员执行手续不完备,态度蛮横粗暴等工作错误而导致当事人抵制执行判决、裁定的,也不宜对当事人定罪。而应在纠正执行人员工作错误的基础上再执行判决、裁定,对于行为人只是消极地不执行判决、裁定或者抗拒执行情节轻微的,也不应作为犯罪处理的,而应先行教育,进而可强制执行。
    三、构成失信被执行人的条件是什么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未履行生效判决,并不必然导致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才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具有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失信不属于刑事案件,但如果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以上便是法律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失信人是不是刑事案件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网的律师。
    
    
    引用法条
    
  •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22: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