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无法正常履行怎么办 |
释义 | 一、合同无法正常履行怎么办 合同无法正常履行的处理方式是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如果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的原因是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过错方需承担相应责任。如果是因不可抗力造成合同无法履行,则可解除合同,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 合同条款无法履行的情形有以下几方面: 1.合同标的物已灭失; 2.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 3.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 4.合同无效等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 三、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 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如下: 1.实际履行,即当事人应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的标的履行。 2.协作履行,即合同的当事人在合同的履行中应相互协作,讲求诚实信用。 3.经济合理,即当事人履行债务时,要讲求经济效益,要从整体和国家的利益出发。 4.适当履行,即当事人应按照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全面、正确的履行债务,故又称全面履行或正确履行原则。 5.情势变更,即合同成立后至履行前、发生当事人在订约当时所预料不及的客观情况,致使按原合同履行显失公平时,当事人得不依原合同履行、而变更或解除合同。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