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担保时效最长多长时间 |
释义 |
一、担保时效最长多长时间 担保时效最长多长时间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时间是由当事人约定,未约定的可以适用于债务履行后的6个月,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二、我国民法典规定的担保方式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担保方式是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1.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2.抵押,法律网提醒您,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3.质押。 4.定金,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给付定金的一方称为定金给付方,接受定金的一方称为定金接受方。 5.留置。 三、担保人的资格条件是什么 担保人的资格条件是: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年龄在18周岁--65周岁之间。 2.具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及婚姻状况证明。 3.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 4.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5.当贷款人没有能偿还贷款时担保人就要替贷款人偿还贷款本息。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