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对方有精神病离婚要怎么操作
释义
    婚姻自由可以说是婚姻关系中的基本原则,此时不仅包括结婚自由,在离婚的时候也是需要建立在双方自由的基础上的。但有些时候,配偶可能在婚后因为受到外界的一些刺激导致精神失常,此时打算离婚的话,就要先了解清楚对方有精神病离婚怎么操作,下文中法律咨询网小编就这个问题为你做详细介绍。
    


    一、配偶有精神病能离婚吗
    当夫妻一方发现配偶有精神病时通常会感到焦躁不安,有些人会选择共同患难,有些人会选择决然离开。那么发现配偶有精神病是否能离婚呢?首先明确一下婚姻中配有患有精神病的几种情况。
    1、婚前曾患过精神病,婚后因受某种刺激复发;
    2、婚前未曾患有精神病,婚后因某种强刺激或外伤造成精神病;
    3、因精神病遗传而在婚后患精神病。
    因婚前患过精神病或因家族有精神病遗传患精神病,不论是否隐瞒,均不是准予或不准予离婚的理由。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如果离婚是因为配偶患有精神病导致感情破裂所致,离婚的理由是可以成立的。同时,因配偶患有精神病而提起离婚诉讼的,应首先解决好精神病病人的监护人、生活起居等问题,绝不能因离婚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二、对方有精神病离婚要怎么操作
    通常情况下夫妻离婚可以协议离婚,当双方无法达到合意时也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但是由于精神病患者具有特殊性,其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协议离婚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可以进行,故而精神病人不能通过协议的方式离婚。如果夫妻一方为精神病人,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以法院判决的形式进行离婚。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法定提出离婚的理由第五项中指出“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是指前四项法定理由以外的其他理由,如因配偶患有精神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如果理由成立,经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可以判决离婚。而离婚是处理解决夫妻身份问题,必须由本人亲自进行,其他人是不能代为行使的。但是,因精神病人的特殊情况,也应当尊重其权利,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应当在其精神正常的时间进行诉讼,如果是无诉讼能力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应由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代为诉讼。
    在对方有精神病的情况下,其实也是可以离婚的。但是由于此时对方的精神有问题,无法准备的表达出自己自愿离婚的意愿,因而就不能通过协议方式离婚,不过,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只要满足了诉讼离婚的标准,则法官通常都是会判决离婚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0: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