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抵押物提存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一、抵押物提存是什么意思 提存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债务人履行其到期债务时,因债权人的原因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受领,或者因债权人下落不明等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时,可依法将其履行债务的标的物送交有关部门,以代替履行的制度。 提存是代为履行的方法,提存之后,合同终止。中国《民法典》对此也作出了规定。 抵押物提存是指债务人依法将抵押的财产送提存机关进行提存,以消灭抵押物担保的债务。 二、抵押物提存制度的价值 提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债务纠纷的及时解决,更好地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的利益冲突,保证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提存在法律性质上,兼具私法和公法的双重性质。提存应符合一定的条件,并按法定的程序进行。提存实施后,在债务人、债权人、提存机关相互之间将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判断某一法律制度是否合理和必要,唯一的标准是看这种制度是否为社会生活所必需,能否有效地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此,提存制度的确立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为: 1.提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衡平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的利益冲突,有利于债权立法整体功能的发挥。 2.提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澄清讼源、减少讼争。 3.提存制度的建立,对于在民事领域用法律手段取代行政手段、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4.提存制度的建立,符合中国民事立法的宗旨。 三、提存机关可以是哪些 我国学术界在提存机关的确定上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提存机关应为有关主管机关; 第二,应为人民法院; 第三,应为公证机关; 第四,可以为银行等部门。 以上就是由法律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抵押物提存是什么意思的内容,希望对您的疑惑有所帮助。综上所述,抵押物提存是为了保护债务人及时履行债务的制度,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疑问的,欢迎咨询法律网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