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后房产纠纷民事起诉状范文 |
释义 | 导读:房产判归夫妻一方所有后,从物权的角度来说,该房产的完全所有权就归夫妻一方行使。判决生效后,未得房产的一方就无权在该房产内再居住使用。但实践中经常发生权利人多次催促,但另一方却迟迟不搬出,拒绝腾退房屋。这种情况下,权利人又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另一方拒不搬出的行为,对于权利人而言是一种侵权行为。已经生效的离婚判决中,通常只写明了房屋的归属,而未载明对方搬出房屋的义务和期限,因此不具有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的内容。因此,对于该侵权行为,权利人需要到法院另外提起民事诉讼,来保护自己的权利。那么,民事起诉状怎么写?民事起诉状的范文是怎样的? 写民事起诉状的要求: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0条的规定,起诉状应当写明以下事项: 第一, 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应按原告、被告分别列出,原告无诉讼行为能力而由法定代表人起诉,或者由委托诉讼代理人代理诉讼的,应在原告之后说明或诉讼代理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职务、工作单位和住所。 第二, 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这部分是起诉状的主要内容。诉讼请求必须具体、明确,该写的一定要写,因为其事关法院审查的范围。但千万不可不加思考地乱要求,如果无相应的证据来支持你的主张,势必遭到败诉的后果,通常还会因此而向法院支付相应的诉讼费。关于事实与理由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要求内容真实详尽,理由充分,切不可不着边际洋洋洒洒上万言却未及案件的核心要害。 第三,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案件事实是否存在,需要证据证明。《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原告的举证责任。因此,原告在书写起诉状时,对提出的诉讼请求和提出这种请求的理由都应该提供证据证明。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其他证据,若系证人证言,须注明证人姓名和住所,以备人民法院查对证言和通知其出庭作证。证据来源是指获取证据的地点、时间和途径。当事人提供证据比较多时,为了便于自己在庭上举证和便于法官了解,应当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编号,比如依据证明的对象不同而分类、编号,这样有助于法官更清晰地了解你的主张。 起诉状除应证明上述法律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写明收受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的名称和起诉的年、月、日,并由起诉人签名和盖章。按法律规定应的事项起诉状记载如有欠缺,接受起诉的人民法院应通知原告进行补正。 民事起诉状 原告: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 姓名:________ 性别:_____ 年龄:_______ 民族: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被告: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 诉讼请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 致 _____人民法院 原告人:_______(盖章) 法定代表人:_____(签章) ____年__月__日 附:合同副本____份。 本诉状副本___份。 其它证明文件__份。 注:①事实和理由中应写清合同签订的经过、具体内容、纠纷产生的原因、诉讼请 求及有关法律、政策依据。 ②原告应向法院列举所有可供证明的证据。证人姓名和住所,书证、物证的来 源及由谁保管,并向法院提供复印件,以便法院调查。 ③本诉状适用于被告为法人或其它组织。 起诉状是公民打官司时向法院递交的重要诉讼文书,因此制作起诉状是一件严肃的事,要求按起诉状的格式叙述清楚,要忠于事实真相,有根有据,合理合法,防止虚构捏造。同时要求用毛笔或钢笔眷写,以便于人民法院审阅、整卷和归档保存。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其它婚姻法文书相关的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其它婚姻法文书 索要抚养费起诉状范文 没有写进离婚协议的财产怎么分割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