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益性岗位:只解一年之急?
释义
    来源: 大众日报
    2009年,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青岛市开发了 1000个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共招聘了 1053名大学毕业生 ,主要从事社区公共管理和服务。大学生从事公益性岗位期间 ,由政府给予一定的工资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但是,由于当时所签合同均为一年,如今合同期满,这些大学生又该何去何从?
    救急岗位获九成半认同
    “ 我们是去年8月初正式上岗工作的,我被分在四方区河西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去年从青岛酒店管理学院营销策划专业毕业的秦娜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家庭困难,当时收到公益岗位录取通知的她十分激动。
    据秦娜介绍,她的工作主要是为来中心的市民提供劳动保障政策咨询和失业登记,早上8点半就要到岗,下午5 点下班,工作比较忙碌。“不论是学生还是百姓,他们大部分都对市里的政策不了解,要么一肚子疑问,要么没工作了满肚子牢骚,所以除了一一把疑问解释清楚,还得顺便安抚他们的情绪,一天下来并不轻松。”秦娜回忆说,这一年来虽然没有学到什么具体的技术,但却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和遇到棘手问题的应变能力。“一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总的来说我的工作还是比较有意义的。”秦娜总结道。
    据记者了解,在1000多名毕业生中,提前辞职或者中途另谋职业的不超过5%。显然,对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这项政策无疑是雪中送炭。“对于去年还没找到工作的我们来说,挣得虽然不多,但很救急。”大家普遍表示。
    合同到期集体“下岗”
    “政府当时设置大学生公益岗位,就是为了缓解去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帮助那些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就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当时,全市共招聘了1053 名从事社会公益岗位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主要在市内四区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或社区内从事社会服务和管理工作,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从事社会公益性岗位期间,这些大学生拿到的岗位综合补贴为每人每月800元;社会保险补贴以青岛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按照养老保险20%、医疗保险11%、失业保险3%和工伤保险1%的比例缴纳;商业综合保险费按年度计算,每人每年100元,所需费用由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和被保险人各负担50%。
    政策一出,三天的报名时间就有几千人前来咨询,经过笔试、考察,这 1053名大学生从诸多竞争者中胜出上岗。但是现在,一年的合共到期了,他们也真实地“下岗”了。“虽然签合同的时候就知道是一年期,但最近真的要交接工作了,心里还是感觉空落落的,对于前途也很迷茫。找工作、面试,一切又要重新开始。”毕业于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的曹芳真一句话说出了大家此时的心声。
    一年来每天上班走过的路口,周围熟悉了的同事或者居委会大妈,突然一下子成为过去,确实让人一时间有点不适应;而下岗的现实,也催着他们给自己找下一个落脚点,再次加入到找工作的大军中。
    临时性政策谁来买单
    大学生公益岗位出台之初,目的在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不论是对就业率数据还是大学生本身来说,都是有益的。但是,仅仅迫于去年紧张的就业形势而催生的这一政策,不可避免地带有极强的临时性,对于一年后的局面又缺乏预见性。
    据记者了解,目前青岛市大学生公益岗位已经期满一年,对于如何安置这 1053名大学生并未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如今在许多网站关于大学生公益性岗位面临下岗的讨论越来越热,许多参加公益岗位的大学生纷纷发帖表示忧虑和担心,也因此引来众多网民的跟帖。
    如果按照某些网民的建议,将临时添加的大学生公益岗位转为长期固定的正式工,无疑对这些大学生来说是雪中送炭。但同时,政府编制还能否有如此扩大的空间,谁又该来为这些人的工资支出、补贴来买单,却也是眼下无法解决的问题。(李媛)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8: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