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释义
    媒题报道:有一个山里孩子,8岁,小学二年级,因父亲去世,从此不愿与周围人说话,经常独自钻在角落发呆,年迈的爷爷,智障的妈妈,贫困的家庭,似乎注定他命运的坎坷。
    一位从城里来的农村义工,注意到了他,了解他家的境况,决定帮助他,经过和班主任协商,把这孩子接到城里,由28个同学同学组成的班级出资,建立一个公共帐户,专用来帮助他,小孩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变的自信了,成绩也提高了许多。帐上的钱除了交纳学费外,还包括他生活的开销,及其家人的生活费用。
    问:从社会工作视角分析山里孩子积极变化的原因,并说明它反映了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哪些特点?
    答案
    一、变化的原因:
    1、按生命周期理论,8岁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28位同学家长的共同努力,使其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故孩子有了笑容、变的自信
    2、28位家长的帮助遵循了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及“系统理论”的观点,不仅满足了孩子本身的需要。还对其产生影响的家庭提供帮助,解决了孩子后顾之忧,并与学校进行沟通,让小孩入学,为其成长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环境。
    反映出来的特点:1、贫困救助是社会救助的一个主要领域
    2、权利义务的非直接对应性;
    3、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4、社会救助的时效性
    方案设计题
    小强今年12岁,刚读完小学,将要升到一所中学。小强父母均在一国营企业上班,原先收入不算少,家庭生活还不错,小强学习也在班里前几名,但最近企业改制,其父母相继被裁,双职工成了零就业家庭,靠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勉强维持生活。家庭发生变故后,性格开朗的小强变的沉默寡言,呆在家不出门,眼看暑期结束,他却向父母提出不上学了,这让本就焦虑的父母更着急了,决定向社工求助
    问: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本案?
    分析-----要想找到恰当介入方法,社工需要对案情有一个全面了解,并按照专业方法,对了解的情况进行评估,再依据评估结果,决定介入策略。在介入策略指导下,设计具体的介入活动
    1、问题描述与分析
    原因:家庭变故
    分析:小强的反映说明其责任心强,但因年龄小,无法承担,选择了不正确的方式
    问题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小强想辍学;重新就业
    介入资源分析:小强父母的详细资料,重新就业的愿望;小强父母自愿解决问题,是积极因素;小强对家庭关心
    2、服务方案设计:根据求助对象的要求,本案工作目的是帮助小强父母解决儿子辍学问题,结合前面资料,要实现该目标需有计划、分步骤、从不同角度介入,每个步骤都有其不同工作目标,包括:1)调整小强辍学思想 2)改善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 3)帮助其父母重新就业 3、服务方案实施:围绕上述工作目的和目标,社工开展如下活动 1)针对小强的个案辅导 沟通→家庭现状认知→心理调试→改变辍学的想法→变回原来性格 2)针对小强父母的辅导 明确家庭变故→心理调试→亲子沟通→创造家庭支持系统
    4、服务活动评价
    对照服务方案设计,看是否实现了设定目标。首要看小强变化(辍学想法与性格变化),小强父母的就业情况,以及家庭经济情况,但这些介入需要周期长,是辅佐小强而产生的,因此评估不象小强辍学想法改变那么有明确的判断,有改善就视为介入成功
    5、结案:依据评估结果,作出结案判断
    包括:
    1)结案原因:小强放弃辍学想法,重新成为阳光男孩
    2)接案时情形:小强想辍学,父母不知所措
    3)社工采取的方法,提供的帮助,了解情况;个案辅导,资源调配
    结案建议:小强父母能和社工保持联系和交流,还可采取访谈方式关注其一家发展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8: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