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职务侵权行为司法认定
释义   一、职务侵权行为司法认定
    (1)行为人的职务与侵权行为之间是否有相当因果关系或相似性,即是否存在通常的可预见性;
    (2)侵权行为所借助的危险工具(如汽车、公章、票据等) 是否是为完成职务而由组织所提供;
    (3)该侵权行为是否发生在行为人执行职务的时间范围内,发生的场所是否处于组织的支配领域内,组织对此侵权行为的发生 有无控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4)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主观意图如何;
    (5)执行职务过程中突发的自然性的个人行为,例如上厕所、引火取暖、吸烟、短暂地 休息一会儿,一般应认定为“与执行职务具有适当关联性”;
    (6)行为人的行为并非实质性地偏离完成工作所必须或应当实施的行为范畴,通常也可以视为“与执 行职务具有适当关联性”。总之,扩大解释“执行职务”的外延,目的是为了更好保护受侵害的第三人的利益。
    
       二、职务行为的特点
    职权性。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实施的行为履行职务行为。超越职权的行为不是职务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时空性。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时间、地域范围内实施的行为通常都认定为职务行为。比如某市的公务员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能纠正另一城市公务员管理中的错误。
    身份性。即在通常情况下,凡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和名义实施的行为都是履行职务的行为。如公务员人员着装、佩戴标志、出示证件、宣布代表机关实施的行为一般都以职务行为论。四是目的标准。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维护公共利益而为的行为,通常都认定为是职务行为。
       三、 行为人的行为构成对第三人的侵权
    行为人对第三人造成损害的行为符合侵权行为的要件,一般情况下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损害后果、行为和损害的因果关系、行为人的过错等四个要件,但在特殊侵权的情况下,是过错推定或者无过错,免责条件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上就是关于职务侵权行为的司法认定的相关介绍,对于职务侵权行为的处理,我们要寻找正确的方法,职务行为的特点相对比较多,比如职权性,时空性等相关情况,要注意遵守法律制度,对此如果大家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询一下法律网的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