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微信诽谤怎么举报 |
释义 | 【为您推荐】芜湖县律师 ? 高邮市律师 ? 新华区律师 ? 大鹏新区律师 ? 石棉县律师 ? 洪山区律师 ? 忻府区律师 ?? 微信是现在大家都会使用的一个社交软件,操作简单,即时聊天都是它的特色。可是一个软件即使很好用,一旦使用的人用心不良,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微信诽谤就是其中一个很严重的例子,很多人通过微信传播他人的某些谣言,给别人带来很不好的负面影响,那么我们要怎么样去惩治这些人呢。 受害人可以及时报警处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权。 造谣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2、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3、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7、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二条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若用户通过微信群聊、朋友圈等形式发布贬损、诽谤他人人格的不实信息,将可能构成名誉侵权,并承担向被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甚至金钱赔偿等法律责任。 若侵权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则人民法院可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11条规定,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和有关情况公布于众,费用由被执行人负担;情节严重的,法院可依法按照妨害执行的相关规定处理,甚至处以刑罚。 经办法官介绍,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网络诽谤信息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作为自诉案件,被诽谤的当事人,可以保留、搜集证据,自行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总的来说,如果通过微信进行诽谤,受害人可以保存证据,要求诽谤者停止侵害。如果造成严重影响,受害人可以向公安厅举报,要求赔偿,一旦微信诽谤的信息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即认定造成了严重影响,对诽谤者追加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