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交通事故责任分摊的规定是怎样的?
释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已经较为普遍,随着而来的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这也是由于不少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定所导致的,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面临的是交通事故责任的分摊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分摊是如何确定的呢?
    一、交通事故责任分摊的规定是怎样的?
    (一)对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
    1、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3、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4、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5、无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6、属于交通以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的,应根据《民法通则》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视具体情形确定双方的赔偿责任;
    7、属于不能认定事故责任的,双方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二)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
    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方承担赔偿责任;
    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应当按照下列比例减轻机动车方的赔偿责任:
    1、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减轻80%至90%;
    2、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减轻60%至70%;
    3、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减轻30%至40%;
    4、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次要责任的,减轻20%至30%。
    属于交通以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的或不能认定事故责任的,由机动车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二、无法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怎么办
    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无法认定责任的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于机动车一方规定的是过错推定责任,在该类交通事故发生后,首先推定机动车方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但如机动车一方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一方存在过错的,可以适当减轻机动车方的责任。如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一方故意造成事故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事故责任。
    2、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情况
    这在道路交通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在责任无法认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四条的规定,由双方承担公平责任。虽说,从事故的实际发生情况来说,确实可能发生一方责任小于另一方的情况,但由于事故现场没有留下相应的证据足以证明这一点,导致交警以及当事人双方都无法对事故举证,并还原出事故现场,从而证明一方存在过错,因此,从法律程序角度出发,以公平责任分配双方当事人的责任,是较为合理的模式。
    3、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情况
    如果发生在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道路交通事故,并且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同样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首先,如果任何一方当事人能够举证另一方存在过错的,就可以减轻己方的责任,如果能进一步举证对方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己方可以不承担责任。至于双方都无法证明对方存在过错的,那么同样的,也应当按照公平责任,分担赔偿责任。
    结合上述情况,公安机关交通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已经从原来的具体行政行为转化为一份证据,而只要有相关的证据证明对方存在过错行为的,就可减轻己方的责任。因此,在交通事故赔偿过程中,并非仅凭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就可以作为最终赔偿责任认定的标准。
    若是在行人,或者非机动车辆与机动车辆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一般主要责任是由机动车辆一方负责的,但是若一方当事人之间存在过错的,会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1: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