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行为的无效情形有哪些? |
释义 | 一、行政行为的无效情形有哪些 有以下情形,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啊判决确认无效: 1、行政行为的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情形;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享有国家行政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行政主体,但是,行政机关并不等于行政主体。除行政机关外,一定的行政机构和其社会组织,依照法定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2、行政行为没有依据的情形; 3、行政行为具有其他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 二、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无效行政行为自始无效,当然无效,没有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 无效行政行为产生以下法律后果:行政相对人可不受该行为的约束,不履行该行为确定的任何义务,并且对此种不履行不承担法律责任,可以在任何时间请求法院宣布该行为无效。 相关法条链接 行政诉讼法 第七十五条 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 第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可以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a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