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发生因工伤亡事故怎么办 |
释义 | 发生因工伤亡事故怎么办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事故赔偿计算方法 本文提供一份详细的工伤事故赔偿计算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工伤赔偿,包括因工受伤与因工死亡两个不同阶段不同情形的赔偿。工伤赔偿需要计算的项目繁杂,计算标准不一,支付责任承担者也不是单一的。针对现实中发生的工伤事故,试以《工伤保险条例》及《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有关规定,整理如下: 工伤事故赔偿计算方法中受害人未死亡的情形 1、医疗费 医疗费=诊疗金额+药品金额+住院服务金额 康复性治疗费=医疗费=诊疗金额+药品金额+住院服务金额 条件: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支付责任:工伤保险基金。 享受康复性治疗费待遇的条件: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 支付责任:工伤保险基金。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三款、《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六款 2、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人数×天数×70% 支付责任: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四款。 3、交通食宿费 交通食宿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职工因公出差交通费标准×往返次数+职工因公出差住宿费标准×天数+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费标准×天数 享受条件: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 支付责任: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四款。 4、辅助器具费 辅助器具费=配置标准×器具数量 条件:由工伤医疗机构提出建议,经劳动能力签定委员会确认需要辅助器具。支付责任:工伤保险基金。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38条 5、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及陪护费 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职工原来的工资福利待遇 支付方式:按月支付。 支付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可延长,延长期限不超过12个月,即最长也不超过24个月。 支付责任: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第一、二款。 停工留薪期内的陪护费,需要支付,但尚无明文规定按什么标准进行计算。 以上就是法律咨询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工伤死亡可以获得一部分补偿,补偿的项目一般包括医疗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等,按照工伤赔偿的相关内容进行赔偿。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