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财务人员应掌握哪些财务预算管理知识 |
释义 |
1、 编制财务预算的程序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最高领导根据企业的长远规划,选择成本-量-利分析等工具,提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并下达规划指标。 (2)最基层的成本控制人员自己起草预算,使预算更具可行性和现实性。(3)各部门汇总部门预算,初步协调部门预算,编制销售、生产、财务等业务预算。(4) 预算委员会审查和平衡业务预算,并汇总公司的总预算。 (5)经行政长官批准,审议机构通过或否决经修订的预算案。 (6)主要预算指标应向董事会或上级主管单位报告,并讨论其代表性,批准或否决。 (7)批准的预算分配给所有部门执行。二是做好财务预算的执行程序企业应严格执行销售或业务、生产和成本的预算,努力实现利润目标。在日常管理中,企业要完善凭证记录,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和成本定额、费率标准,加强及时监控。对于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企业相关部门应及时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企业应建立财务预算报告制度,要求预算执行单位定期报告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对财政预算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责成有关预算执行单位查明原因,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利用财务报表对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向有关预算执行单位提供有关财务预算信息,促进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三是财务预算的调整预算执行单位应当逐级向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提交书面报告,说明财务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的变化及其对财务预算执行的影响,并提出了财务预算指标的调整范围。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预算执行单位的财务预算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集中力量编制企业年度财务预算调整计划,报财务预算委员会甚至董事会、经理层企业办公厅审议通过后下发实施。经母公司审核批准的财务预算调整方案,应当自发布实施之日起15日内报财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和预算执行单位开展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应当充分收集财务、业务、市场、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因子分析和平衡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定性两个层次,充分反映了预算执行单位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潜力。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定期组织财务预算审计,纠正财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保持财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预算年度终了,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向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报告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并根据财务预算完成情况和财务预算审计情况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考核。 企业内部预算执行单位提交的财务预算执行报告,由本部门负责人和本单位负责人按照内部议事规则审议批准,作为企业财务评价的基本依据。以上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通过以上的知识你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您登录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