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担保人的义务是什么 |
释义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可以指定符合法定条件的担保人。被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当履行保证被取保候审人同时到达而不被羁押的义务。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两项义务:一是监督保证人的守法行为。包括监督被保障人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被担保人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应当督促被担保人向执行公安机关申请批准;监督被担保人在司法机关传唤时及时出庭;监督被担保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监督被担保人不得串通、毁灭、伪造证据。(二)发现被担保人可能或者已经违法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比如,在履行担保义务的过程中,担保人发现被担保人逃跑或者有逃跑企图,或者发现被担保人擅自离开其居住的市、县经商,或者发现被担保人有逃逸行为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被担保人可以毁灭、伪造证据、串供等。(3)担保人应当认真履行法律规定的担保义务,不履行担保义务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的,应当视情况处理。首先,保证人未经执行公安机关批准离开其居住的市、县,经司法机关传唤未及时到庭,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的,保证人未及时向执行公安机关报告的,由执行公安机关作出决定,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应当指出,对保证人的处罚只能由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决定。即使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也不能直接认定保证人违反保证义务,对保证人处以罚款。至于罚款数额如何确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应根据担保人违法情况的严重性、担保人责任的大小及其经济状况来确定。其次,如果被担保人有上述违法行为,则担保人与被担保人相互串通,如串通干扰证人作证、帮助被担保人逃跑等。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保证人的刑事责任。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