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版权和版权有什么区别?
释义

1、 版权和版权有什么区别P>

1.不同的主体
    

狭义上,版权是指出版者的权利,主体是出版者。在我国,著作权主体只能是国有出版机构,自然人不能是著作权主体。著作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作者。客观上,只有自然人是作品的唯一事实作者,其他社会组织和民事主体不是自然人;出版社的权利客体是图书和音像出版物。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著作权法只保护作品,不保护作品的载体,因为作品的载体可以有多种,作品本身只能是一种,出版商的著作权只能由著作权人授予。著作权是以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为基础的。在中国,作品一经创作,只要具有著作权的性质,就会依法自动产生著作权,对已发表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修改权和删除权。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人格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产权包括复制权(著作权、发行权、复制权、演绎权、翻译权、解释权)、传播权(表演权、广播权、展览权、阅读权)等,出版者对作者授权的作品有一定时期的专有版权。期限由出版者与著作权人协商签订,合同有效期不超过10年。一般来说,著作权人身权的保护是不受限制的,一些具有专有权的内容应该得到永久性的保护。至于版权,各国都有一定的期限。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作品的发表权和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生前和死后50年,至其死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止
    取得著作权有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两种方式。在中国,根据著作权法,作品一经完成即自动享有著作权。所谓的完成,是相对而言的。创作对象只要符合作品创作的法定条件,就可以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从理论上讲,著作权按其性质可分为著作权和相邻权。简言之,著作权的对象是创作相关精神产品的人,相邻权概念的对象是表演或协助作品传播的相关行业的参与者,如表演者、音像制品制作者、广播电视台等,出版社等法律依据:《著作权法》第三条本法所称作品,包括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其他下列形式的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头作品;(三)音乐、戏剧作品,民间艺术、舞蹈和杂技(4)艺术和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类似电影制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原理图和其他图形作品、模型作品
    (8)计算机软件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23: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