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非法裁员引发劳动争议的典型案例
释义

1、 要点提示
    

本案的重点是如何确定企业裁员的合法性。判断裁员是否合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可以裁员的情况;;(二)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员;3.被解雇后,他们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案件简介
    

2008年12月,X煤矿职工举报该单位非法下岗、辞退职工,未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要求双薪;缴纳社会保险费;支付与福利和最佳年龄相关的精神损失费用
    

经核实,本单位在职职工3084人。其中,113人临时就业,未签订劳动合同,未办理各项社会保险。2008年10月30日,决定裁减94名临时工
    

三、处理结果
    

针对单位违法情况,依法向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下达了《劳动保障监察令》予以纠正,责令单位1、在2008年12月31日前向职工支付双倍工资2、按规定给予职工经济补偿。3、部分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接到整改指令后,单位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详细整改方案。按照国家规定:1、补缴社会保险费;2.经济补偿;3.向工人支付双倍工资;4.重新发放假日福利。经过几天的集资,该单位在2008年12月30日前缴纳了社会保险费、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和假日福利共计113.7万元
    

四、评估与分析
    

在金融危机下,裁员已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无奈的选择。然而,裁员涉及人数众多,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严重的法律和社会后果。如何正确适用有关裁员的法律规定,是用人单位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案的焦点是裁员程序是否合法。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如果需要裁减20人以上或20人以下的人员,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在听取工会或职工意见后,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计划,“人员可以减少”,且该单位的裁员不符合以下程序:(1)提前说明:该单位仅在领导层召开了一次小型研究会,以确定裁员计划,但未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员工的意见(2)报告程序:裁员计划应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请注意,法律不要求在裁员前获得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准。只要执行了报告程序。在本案中,公司裁员人数达到94人,符合人数要求,但裁员计划未上报劳动行政部门。因此,该单位的裁员过程是非法的
    

员工要求补充缴纳社会保险费、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和员工福利金的请求得到支持,但该员工提出的“最佳年龄精神损失费”因无法律依据而不获支持
    

2。本案的难点在于,在实施过程中,双方多次召开座谈会,协商明确具体的经济补偿标准。94名下岗职工中有91人按照补偿标准领取了补偿金,但仍有3名职工拒绝领取补偿金,坚持继续在原单位工作,但原单位无法继续提供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以命令雇主提供工作,并且只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然而,工人拒绝接受赔偿,这在本案中成为了一个难题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7: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