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提防CIF价格下的航运欺诈 |
释义 |
C.I.f在英语中是成本保险和运费的缩写。和FOB一样,I.f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价格术语。在中国,有人把这个术语叫做“到岸价格”。作者认为这一观点需要改进!本标题很容易被误解为货物灭失的风险在卸货港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国际商会(ICC)在其出版物第460号《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规定;卖方必须负责租船和订舱,并在装货后获得清洁提单;签订货物保险合同,支付保险费,取得保险凭证;自行承担费用和风险办理货物出口清关。从表面上看,到岸价的买方除了支付赎金外,还在目的港等待交货,但经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在《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卖方只需根据通常条件订立运输合同,而“通常条件”是事实。对卖方来说,“通常情况”是运费低。因此,不管船东的声誉和船的状况如何,只要货物能够装船,他就可以做任何事情。卖方只能按照保险条款中的最低责任险类型投保,如人保货物险中的平安险。至于增加战争险、罢工险等,买方应自费通知卖方。老实说,像到岸价这样的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只要处理几张纸,而不注意与信誉良好的卖家打交道。许多国际骗子利用买方的松懈,利用C.I.F.贸易模式中的漏洞,到处吹嘘和欺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