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盎格鲁—印度法典AngloIndian Codes英国殖民政府为英属印度编纂的一系列适用于全体印度人的法典的总称。包括民事诉讼法典(Code of Civil Procedure,1859)、刑法典(Criminal Code,1860)、刑事诉讼法典(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时效法(Limitation Act,1859)、继承法(Succession Act,1865)、契约法(ContractAct,1872)、证据法(Evidence Act,1872)、实物履行债务法(Specific Relief Act,1872)、票据法(Negotiablelnstruments Act,1881)、财产转让法(Transfer of Prop-erty Act,1882)、信托法(Trusts Act,1882)和地役权法(Easements Act,1882)等。盎格鲁—印度法典因为由英国殖民当局指定的法律委员会组织编纂,并采用了英国普通法的原则和立法技术而得名。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是印度首次进行属地法的编纂,它使印度大陆第一次有了统一的法律依据,解决了许多属人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印度法律现代化的重要偿试,而且对普通法系的其他国家(如东非国家和苏丹)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但是,这批法典也包含着一些英国殖民者强加给印度的不合理规定,无法适应印度国情,英国殖民政府不得不对此加以废除和修订,如1859年的民事诉讼程序法典已被1908年的法典所取代,1865年的继承法已被1925年的法律所取代,1882年的财产转让法已于1929年进行了修订,等等。印度独立后,其中的大部分仍然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