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诰书
释义

诰书

又称诰命。皇帝颁发文书的一种。其原意《尔雅·释言》释为“谨”“示”,作为文书的一种,始于西周。《周礼·春官》载:“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一曰祠,二曰命,三曰诰。”在存世的代表文献中,有《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等五篇,都是君王对臣民发布的训词或政令。汉武帝元狩六年,初作诰,但不用于命官;自东汉末到魏晋,始称诰命,转化为天子对大臣的告辞。《后汉书·窦宪传》:“宪以侍中,内干机密,外宣诰命。”《三国志·蜀志·刘巴传》:“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唐制不用诰,至宋正式定诰命为封赠专用文书。《宋史·职官志一》载:“凡命令之体有七……曰诰命,应文武官迁改职秩、内外命妇除授及封叙、赠典,应合命词,则用之。”明清沿用宋制,《明会典》规定:“洪武十七年,奏定有封赠者,给诰,如一品之制。二十六年定一品至六品,皆授以诰命,诰用制诰之宝。”《清会典事例·吏部·封赠》也规定:“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诰命,六品至九品,皆授以敕命。”诰因为是宋元明清社会广泛应用的法律文件,逐渐演化出诰封、诰授、诰赠、诰誓、诰敕等多种形式。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