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个体所有制
释义

个体所有制

生产资料和产品收益均归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所有与支配的所有制形式。个体所有制在人类历史上曾长期存在,但都是依附于某个社会生产方式,从未形成独立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并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少数劳动者个人占有简单的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济收益归个人及其家庭所有。这种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对国民经济是有益的。中国的个体所有制经济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的个体农民和集体成员经营的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业等。这种个体经济从事农业种植、林业、畜牧、渔业、工副业、商业、运输业和服务业等。另一部分是城镇中的个体手工业、个体运输业、个体商业和个体饮食服务业等。这些个体所有制经济主要依靠个人或家庭成员的劳动,个别也有雇用少量帮工或学徒,经营规模较小,经营方式灵活,分散经营,适应社会需要,方便群众生活,对繁荣市场、活跃社会经济、增加就业、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具有积极作用。对个体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有关政策法令和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等进行指导和监督,运用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杠杆和行政部门进行管理。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21: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