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协议中规定的连带责任是否有效 |
释义 |
1、 本协议约定的连带责任是否有效(民法通则有效期限:2020年12月31日) 如果本协议约定了连带责任,如果连带责任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本协议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则本协议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即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习惯。(1) 两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2)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三)两人以上实施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行为,具体侵权人不能确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4)两人以上分别侵权造成相同损害的,每人的侵权行为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五)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封锁、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应当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六)网络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犯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应当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七)转让人、受让人对以销售方式转让组装、报废机动车造成的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八)高度危险货物灭失或者遗弃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货主将高度危险货物交由他人管理,货主、经营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九)非法占有高度危险货物造成损害的,由非法占有人承担侵权责任。物主、经营人未证明自己十分注意防止非法占有的,应当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十)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建设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3。最新消息(民法典将于1月1日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3)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社会治安和良好习惯。 我们可以理解,根据协议的规定,连带责任是否有效,取决于它是否是双方的真实意思。如果它是真正的意思,它是有效的。我希望你能理解。以上均为法律咨询网组织的相关内容。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的律师。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