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家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是否一致 |
释义 |
国家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是否一致? 从2017年1月1日起,新的人身伤害伤残评定标准在全国统一。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人身伤害伤残程度分类》,明确自2017年1月1日起适用于全国人身伤害伤残程度评估。 这意味着交通事故、故意伤害、职工伤害等所有人身伤害的认定标准统一适用于本标准,但工伤认定标准仍适用于工伤。首先,可以确定残疾程度。 伤残等级认定是计算伤残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抚慰金等赔偿项目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评估机构作出评估结论后,才能准确计算赔偿金。损伤程度由轻到重为10比1。确定的残疾程度直接影响到赔偿项目的具体数额,如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和受扶养人的生活费。 2。后续治疗费的认定可以进行 后续治疗费主要是指需要后续治疗或康复的被害人的治疗费,在级别认定时可以委托进行认定。 后续治疗费用的索赔依据有三种:医疗证明、鉴定结论或实际后续治疗费用。因此,为了减轻被害人的负担,可以在实际发生前申请鉴定,一次性要求赔偿。第三,可以确定护理水平。 需要确定照顾水平的情况是,受害人出院后仍不能自理,或者残疾水平出来后,确定需要依靠他人的帮助生活。护理水平直接影响护理费用的多少,出院后的护理费用一般是根据护理水平来计算的。护理分为四个层次,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级别越低,赔偿金额越高。第四,可以确定缺勤时间。有必要确定缺勤时间。一般情况下,无残疾等级的受害人,其缺勤时间依法计算至残疾日的前一日。实践中,无残疾受害人的损失时间等级是以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为依据的。如果医院没有证明,或者被害人认为医院证明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可以委托鉴定机构鉴定损失时间。工时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工时费的评估结果。 事实上,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法律对交通事故中的伤残认定标准已经有了统一的规定,也就是说,无论在全国哪个地方,交通事故中的伤残认定标准都是一致的。如有不一致之处,可与律师联系,律师协会还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律师前来咨询。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