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从侵权的角度看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什么
释义

所谓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基于知识(精神)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1]。根据知识产权客体的不同性质,知识产权可分为文学艺术产权和工业产权。文艺产权包括著作权和相邻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商号权、原产地标志权、商业秘密权、反不正当竞争权等[2],知识产权可分为创造成果权和标识权[3],因为不同客体的知识产权具体救济制度差异很大,如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的救济方式不同。限于篇幅,本文不能一一论述。因此,本文仅从知识产权一般保护的角度,即知识产权保护的一般规定,探索知识产权救济制度
    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因过错侵犯国家、集体财产或者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责任。”,侵权是指行为人非法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4]侵犯知识产权是一种侵权行为,因此可以说侵犯知识产权是指行为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侵权行为的认定一般有两个要件:一是违法行为,二是违法行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与侵权行为相比,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行为人任意行使知识产权或侵犯他人利益;二是该法的违法性[5](2)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我国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体系存在一元论、二元论和三元论。其中,一元论主张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应是单一过错责任原则;二元论认为我国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应是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或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三合会理论分为两大流派。一派主张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应是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另一派主张我国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应为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二是损害结果;三是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四是主观过错。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行为人没有免责事由的,法院可以判决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从知识产权的特点来看,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不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这是因为,首先,在知识产权领域,无过错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屡见不鲜。第二,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权利人的过错证明责任比一般侵权行为更为繁重。也就是说,在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权利人往往很难证明行为人有过错,而行为人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相对容易。第三,法院主观上难以认定行为人是否有过错[6]事实上,不仅在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难以认定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在其他侵权纠纷中也难以认定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有鉴于此,有学者主张废除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7]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我国的适用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所造成的损害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产品不合格造成财产或者人身损害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人或者仓储人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等对周围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作业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能证明损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环境保护和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未设置明显标志或者采取安全措施,在公共场所、路旁、通道内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建造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倒塌、脱落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其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饲养的动物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饲养人、管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因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管理人不负赔偿责任;因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8] 通过以上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一般不在本清单之列。因此,我们不考虑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类似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也将过错作为归责的构成要件之一。但不同的是,过错推定原则实现了举证责任倒置。也就是说,由行为人证明自己没有主观过错。如果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法院可以判决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在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权利人难以证明行为人的过错。因此,过错推定原则有利于知识产权权利人的保护
    可以得出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难以操作,或者适用范围过窄的结论。为了充分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应当实行过错推定原则。(3)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责任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根据以上论述,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归责原则应以过错推定原则为基础。因此,在确定侵犯知识产权民事责任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行为人有违法行为;第二,债权人受到损害;第三,损害与行为人的违法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最后,行为人有主观过错。因此,权利人要主张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只需证明行为人有违法行为并遭受损失即可。权利人的损失与行为人的违法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此时,演员有责任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法院可以在无免责事由的情况下确定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了民事责任的十种主要承担方式。停止侵权行为;清除障碍物;消除危险;归还财产;恢复原状;损失赔偿;修理、返工和更换;消除影响,恢复声誉;支付违约金;道歉[9]具体来说,侵犯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有五种:停止侵权、赔偿损失、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