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虚假宣传会使合同无效吗 |
释义 |
1、 本合同是否因虚假宣传而无效(有效期结束:2020年12月31日) 如果双方因虚假宣传而签订本合同,则虚假宣传中存在欺骗,导致本合同的签订不是双方真实意图的表达,因此签订的合同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无效合同的法律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无效: (一)当事人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的;(3)以法律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虚假广告民事责任标准。损失和赔偿范围:《中国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弄虚作假的,应当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增加损失赔偿,增加的赔偿金额应当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两倍。他说:"这项条文可视为就虚假广告的赔偿金额作出明确规定。然而,这一规定显然是不合理的。 2。停止侵权: 虚假广告是一种持续的侵权行为。因此,一旦广告被认定为虚假广告,应禁止其进一步发布。 3。归还财产、修理和更换、支付违约金等方法: 发布虚假广告通常伴随付款,但不排除归还财产的申请。当被害人有特殊需要时,从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角度来看,不应排除该方法的适用。 三、最新信息(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3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II)意图的表达是真实的;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治安良好习惯。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对方以虚假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隐匿的虚假意思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以上知识是编辑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回答。如果当事人因虚假宣传而签订合同,在虚假宣传中存在欺骗行为,导致合同的签订并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达,因此所签订的合同无效。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读者可以到luba.com咨询,luba.com有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