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恶意重复保险该不该赔 |
释义 | 若类似本案中的恶意重复保险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诱使一部分被保险人采取上述被保险人的做法--重复投保,意图得到额外赔付 贵报于3月3日刊登了刘建新同志撰写的文章《重复责任应按比例赔偿》,其案情为:一运输公司与A保险公司订立雇主责任保险合同,同时又向B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车上人员责任保险等。在保险期限内,其所属驾驶员王某不慎发生事故,事发后,运输公司向B保险公司索赔,并得到了赔偿,随后又向A保险公司提出索赔,A保险公司得知其已从B公司得到赔偿后,作出拒赔规定。文章作者认为“运输公司已经就其投保的车上责任险向B保险公司索赔,而且赔偿金额已经足够补偿运输公司的损失;在此种情况下,根据保险补偿原则,A保险公司在证实运输公司已经得到赔偿后,作出拒赔的决定是合乎道理的。”“更加规范的理赔处理措施应是两家保险公司分别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在中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笔者同意作者提出的理赔措施,但是,若类似本案中的恶意重复保险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诱使一部分被保险人采取上述被保险人的做法———重复投保,出险后向两家保险公司索赔,意图得到额外赔付。 本案凸显出如下几个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保险法》中的分摊条件在责任保险中很难应用,其中的重复保险分摊条件可考虑修改为:“保险赔偿总额超过法律允许的赔偿金额时,其损失应在保险人之间进行分摊。” 本案中,若被保险人依据《保险法》认为重复保险的分摊条件尚未具备,A、B保险公司均应在其保险单项下承担各自的赔偿责任,应如何处理? 理论上,若A、B保险公司各自单独承担其保单项下的责任,即不进行重复保险分摊,则势必违背损害补偿原则,被保险人将获得超过其实际损失的赔偿。但这仅是理论上的推理而已,中国现行《保险法》中规定:“重复保险的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各保险人的赔偿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各保险人按照其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可见,根据《保险法》若进行重复保险分摊,则必须具备“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条件。 但责任保险与其他财产保险不同,只有赔偿限额(或称责任限额,是根据被保险人可能承担的责任大小及缴费能力确定的),并无保险价值的概念,而且“各保险人的赔偿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这一提法并不准确,可能使人误解为:既然各保险人的赔偿金额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那么超过实际损失是允许的,而这显然是不符合损害补偿原则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